精选章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
庆丰末年,群雄逐鹿,渭河南岸伐家最终结束叛乱称帝,国号燕。并分封有功之臣,其中以荣威王府最盛。一切看似都很圆满,可苏氏一族,荣威王妃妻族,最终却落得全族尽灭的下场。荣威王妃也身中剧毒,眼看时日无多。却不曾想也没等到毒发身亡。某夜,荣威王府后宅突然起火,王妃及七岁的嫡出小姐命葬火海。一时间众说纷纭,可热闹总有过去的那日。各种流言也逐渐平息。 只有一条变成了鬼魅传说,荣威王妃烧死的房间,灭火后,墙砖上写着“后会有期,血债血偿”。

1

盛和十三年的初春,荣威王府门前车水马龙。

我坐在马车内,透过纱帘望着那扇朱红色的大门。十年前,我就是从这里被庆叔抱出去,身后是熊熊燃烧的王府后院。如今,我又回来了。

"小姐,登记好了。"庆叔回到马车旁,低声道,"用的是苏州白家班的名号。"

我点点头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——那是母亲留给我的唯一信物。玉佩温润如水,上面刻着一个古怪的符号,母亲说那是"苏"字的变体。

"听闻是白家班的妹妹来了?"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。

马车帘子被掀开,一张明媚的脸庞出现在我面前。那姑娘约莫十七八岁,身着鹅黄色锦缎衣裙,发间金钗晃动,笑容灿烂得刺眼。

"我是老夫人身边的,叫我细薇就行,老夫人听说白家班来了,特意让我来接你。"她热情地伸出手,"妹妹快下车吧,早就听说过白家班的名声,老夫人可是早就盼着你们来了。"

我垂下眼帘,掩去眸中的冷意,换上温婉的笑容:"多谢老夫人抬爱。"

踏下马车的那一刻,我的绣鞋踩在王府门前的青石板上,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。十年了,我终于回到了这个吃人的地方。

王府内雕梁画栋,比记忆中更加奢华。回廊曲折,假山流水,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富贵。朝云一路上喋喋不休地介绍着府中景致,我却只注意到那些新添的建筑——飞檐上的金漆还未褪色,汉白玉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
"这些都是用我苏家的钱建的。"我在心中冷笑。

转过几道回廊,我们来到一处宽敞的庭院。院中搭了戏台,十几个戏班正在轮流表演。主座上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,正是荣威王府的老太君,我名义上的祖母。

"老夫人,白家班的小姐来了。"细微领着我上前。

老太君眯起眼睛打量我:"抬起头来。"

我缓缓抬头,与她对视。十年过去,老太君的面容更加威严,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精明与算计。她的目光在我脸上逡巡,有那么一瞬间,我以为她认出了我。

"模样倒是周正。"老太君最终评价道,"听说白家班的《牡丹亭》唱得极好?"

"回老太君的话,家父曾得名师指点,在唱腔上有些独到之处。"我福了福身,声音轻柔如水。

老太君点点头:"那就唱一段来听听。"

我走上戏台,水袖轻甩,开口便是杜丽娘游园惊梦的经典唱段。我的嗓音清丽婉转,将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戏台下,老太君的眼神渐渐柔和,朝云更是听得入迷。

一曲终了,老太君拍手称赞:"好!唱腔婉转,身段优美,比那些粗鄙的北方戏班强多了。"她转头对身旁的嬷嬷说,"安排白家班住在西厢房,好生招待。"

"多谢老太君厚爱。"我再次行礼,眼角余光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荣威王朝定远,我的"父亲"。

他比十年前老了许多,两鬓斑白,但那股威严气势丝毫未减。他站在回廊下,正与一个官员模样的人低声交谈,目光偶尔扫过戏台,却未在我身上停留分毫。

"父王。"我在心中默念,"吃绝户的滋味好吗?"

2

白家班在王府安顿下来后,我开始了秘密调查。

白天,我是白家班的台柱子,为老太君和王府女眷表演;夜晚,我则换上夜行衣,潜入王府各处搜寻证据。庆叔作为班主在外接应,而我的贴身丫鬟青黛则负责望风。

"小姐,这是王府近十年的账册。"第三日夜里,青黛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,"我从账房偷抄的。"

我翻开账册,烛光下,一行行数字清晰可见。荣威王府的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:朝廷俸禄、田庄地租和商业经营。其中田庄和商铺大多原本属于苏家——我的外祖家。

"看这里。"我的手指停在一页上,"永昌三年的记录,苏家绸缎庄收入五千两,但到了永昌六年,同样的铺子收入只有两千两。"

青黛凑过来:"铺子经营不善?"

"不可能。"我冷笑,"苏家绸缎庄是江南老字号,母亲说过,光是苏州一地的分号年入就不下万两。这些账目明显做了手脚。"

继续翻阅,我发现更多可疑之处。苏家的产业被陆续变卖或转手,而所得银两的去向却记载模糊。更奇怪的是,王府近年的开支大得惊人,远超一个亲王应有的用度。

"他们在转移财产。"我合上账册,"看来父王也知道,靠吃绝户得来的富贵不长久。"

青黛忧心忡忡:"小姐,我们接下来怎么办?"

"先找到母亲死亡的证据。"我望向窗外的月色,"十年前那场大火,绝不是意外。"

次日清晨,我借口熟悉环境,带着青黛在王府内"闲逛"。十年前的生活区域早已改建,母亲的院落位置现在是一片新修的花园。我假装赏花,实则仔细观察每一寸土地。

"小姐,你看。"青黛突然压低声音,指向一块石碑。

那是一块不起眼的景观石,被安置在假山旁。石面上有些模糊的刻痕,像是被刻意磨损过。我蹲下身,用手指轻轻描摹那些痕迹——是字!

"后...会...有期..."我辨认着,"血债血偿。"

这正是当年火场墙上留下的字迹!我心跳加速,母亲果然留下了线索。我仔细检查石碑周围,发现底部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缝隙。

"青黛,帮我望风。"我低声道,同时用力推动石碑。出乎意料,石碑竟然微微转动,露出下方的一个小洞。洞里放着一个铁盒,已经锈迹斑斑。

我迅速将铁盒取出藏入袖中,将石碑恢复原状。刚做完这些,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。

"白小姐好雅兴,这么早就来赏花?"是细微的声音。

我转身微笑:"王府花园景致怡人,一时看得入迷了。"

细微走近,目光在石碑上停留了一瞬:"这块石头是王爷从南疆带回来的,据说能镇宅辟邪。"她忽然凑近我,"白小姐,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?你看起来很面熟。"

我心头一紧,面上却不露分毫:"细微姑娘说笑了,我自幼长在苏州,这是第一次来京城。"

"是吗?"细微意味深长地笑了笑,"那可能是我记错了。对了,老夫人想请你下午再去唱一段,她可爱听你的戏了。"

"荣幸之至。"我福身行礼,目送她离开后,才发觉后背已经湿透。

3

回到厢房,我锁好门窗,这才取出铁盒。铁盒上的锁已经锈死,我用发簪撬了半天才打开。

盒中只有两样东西:一本小册子和一把铜钥匙。册子封面上写着"给兰若",是母亲的笔迹!我的手微微发抖,翻开第一页。

"兰若,当你读到这封信,说明你已经回到了王府。请原谅母亲不能陪你长大,但我必须告诉你真相..."

随着阅读,我的表情从震惊到困惑,最后化为难以置信。母亲在信中自称是"穿越者",来自千年后的世界。她说自己本名林小雨,是一名历史系学生,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这个时代,成为了苏家小姐。

"...我本想平静度过这一生,直到发现这个世界的历史与我学过的完全相同。在正史中,苏家因谋反被满门抄斩,荣威王是平叛功臣。但事实上,苏家是被冤枉的..."

母亲写道,她试图改变苏家的命运,却因此引起了朝定远的注意。朝定远追求她,最终两家联姻。婚后不久,母亲发现朝定远接近她只是为了苏家的财产和人脉。

"...他早已投靠了当时的三皇子,也就是现在的太子。他们合谋,通过我陷害苏家谋反,借此吞并苏家财富。我发现真相后,被他软禁起来..."

信的最后,母亲说她留下了一些证据在王府的密室里,钥匙就是盒中那把。她嘱咐我小心行事,因为"我试图改变历史,可是却成为创造历史的一部分,历史没有被改变,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"。

我合上册子,脑中一片混乱。穿越者?改变历史?这太荒谬了!可是...母亲确实经常说些奇怪的话,懂得许多常人不知的知识。她教我识字时用的方法也与众不同,还总说女子当自强...

"小姐?"青黛轻声唤我,"你脸色很差,出什么事了?"

我摇摇头,将册子和钥匙收好:"没事。青黛,你知道王府有什么密室吗?"

青黛想了想:"听说老太君的佛堂下面有个地窖,存放些贵重物品。"

"佛堂..."我回忆着王府布局,"是在东院那个独立的小楼?"

"是的,但那里日夜有人把守,闲人免进。"

我握紧铜钥匙:"总会有办法的。"

当晚表演结束后,我故意在老太君面前提起想为寿宴准备一出新戏,需要清净地方排练。老太君果然大方地将东院一处偏厅拨给我使用——离佛堂只隔着一个花园。

4

寿宴前三天,我终于找到了进入密室的机会。

那夜下着大雨,王府守备比平时松懈。我借口排练新戏留在偏厅,等所有人都离开后,悄悄摸向佛堂。

佛堂门口果然有婆子守着,但我早有准备。我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,将里面的粉末撒向空中。粉末随风飘散,不一会儿,两个婆子就开始哈欠连天,最终靠在墙上睡着了。

"青黛给的迷药果然有效。"我心中暗喜,轻手轻脚地进入佛堂。

佛堂内香烟缭绕,正中供奉着一尊金身佛像。我按照母亲信中提示,转动佛像前的香炉。随着"咔嗒"一声,佛龛下方的地板露出一条缝隙。

我用铜钥匙打开暗门,一条狭窄的楼梯通向地下。点燃准备好的蜡烛,我小心地走下去。

地下室比想象中宽敞,堆满了箱笼和书架。我快速翻找着,终于在一个上锁的柜子里发现了母亲的遗物——几本日记和一些文书。

正当我准备查看时,头顶突然传来脚步声。我急忙吹灭蜡烛,屏息躲在暗处。

"...明明看见有人进来的。"是细微的声音。

"细微姑娘,佛堂重地,您还是回去吧。"一个婆子劝道。

"你们两个怎么当值的?睡成这样!"细微斥责道,"去搜搜看,有没有可疑的人。"

我的心跳如鼓,手摸向腰间的匕首。如果被发现,就只能提前摊牌了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。

"走水了!西厢房走水了!"

"什么?白家班住的地方?"朝云的声音远去,"快去看看!"

我长舒一口气,知道是庆叔按计划制造了混乱。趁着这个机会,我迅速将母亲的日记和文书藏入怀中,离开了密室。

回到偏厅时,西厢房的火已经被扑灭。庆叔和青黛假装惊慌失措地收拾着被水淋湿的行头。见我回来,青黛暗暗点头示意一切顺利。

那一夜,我通宵阅读母亲的日记。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朝定远如何勾结太子党陷害苏家,如何一步步侵吞苏家财产。最令人震惊的是,母亲发现朝定远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——他们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废黜皇帝,扶太子上位。

"...他以为我不知道,但我早已将证据藏了起来..."母亲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,"...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封信,这个世界的历史正在改写,我们就是那个变数..."

合上日记,我望向窗外的曙光。十年筹划,为的就是揭露真相,为母亲和外祖家讨回公道。可现在,我却陷入了更深的困惑——

如果母亲真的是穿越者,如果历史真的很难被改变,那么我的复仇还怎么继续?是否也会有不可知的因素导致真相掩埋?最后世人所知道的还是那段正史。

5

老太君寿宴当天,整个王府张灯结彩,宾客如云。

我精心装扮,准备表演《贵妃醉酒》。这是母亲生前最爱的戏码,她说杨贵妃的故事总让她想起自己的命运——美丽却无法自主。

戏台上,我水袖翻飞,唱腔哀婉。当唱到"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"时,我目光扫过台下的朝定远。他端坐在主宾席上,面带微笑,似乎完全没被戏文触动。

"好!唱得太好了!"一曲终了,老太君连连鼓掌,"白丫头,过来领赏。"

我盈盈下拜,正要上前,却听细微突然高声道:"老夫人,您不觉得这位白小姐很像一个人吗?"

全场顿时安静下来。老太君眯起眼睛:"哦?像谁?"

细微走到我面前,猛地扯下我的面纱:"像不像十年前烧死的小郡主!"

倒抽冷气的声音在厅内响起。

我站直身体,不再掩饰:"十年不见,二姐姐记性倒好。"

朝定远霍然站起:"兰若?不可能!"

"父王很惊讶?"我冷笑,"当年那场大火没烧死我,是不是很失望?"

事已至此我也不再隐瞒,虽说有点早,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呢?

老太君脸色铁青:"来人,把这个冒牌货拿下!"

侍卫冲上前来,庆叔和青黛立刻护在我身前。我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高高举起:"且慢!荣威王勾结废太子谋反的证据在此,谁敢动我?"

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。朝定远面如死灰,而宾客们则一片哗然。

"胡说八道!"朝定远怒吼,"来人,给我拿下她!"

"这些是我母亲留下的日记和密信,上面清清楚楚记录了荣威王如何陷害苏家,如何密谋废立!"我大声道,"还有这些年的账册,证明你侵吞苏家财产,中饱私囊!"

老太君厉声道:"贱人血口喷人!我儿忠心耿耿,岂容你污蔑!"

我冷笑:"忠心?那请问老太君,王府库房里那套龙袍是做什么用的?"

朝定远脸色大变:"你...一派胡言,来人快把人拿下。"

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,府门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。一队禁军冲了进来,为首的正是当朝宰相。

"荣威王朝定远接旨!"宰相高声道,"陛下有旨,荣威王涉嫌谋反,即刻收监查办!"

朝定远踉跄后退:"不...陛下,臣冤枉啊"

我冷眼旁观这场闹剧,心中却没有预期的快意。因为我知道,这不是最后的结局,即使能够扳倒荣威王,也很难借机给苏家平反,更不要说把太子牵涉进来。

禁军将赵定远押走后,宰相走到我面前:"苏小姐,陛下已知晓赵家冤情,特命下官带您入宫面圣。"

7

皇宫的御书房内,檀香袅袅。我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,额头几乎触地。

"抬起头来。"皇帝的声音出乎意料的温和。

我缓缓抬头,第一次看清了这位君王的真容。他约莫五十出头,面容清癯,眼角有深深的纹路,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。与我想象中暴戾的形象不同,他看上去更像一位疲惫的学者。

"苏兰若...苏家的血脉。"皇帝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,"你长得像你母亲。"

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。皇帝竟然记得我母亲的模样?

"陛下认得家母?"

皇帝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从案上拿起一份奏折:"你可知这龙袍一事,朕早已知晓?"

我瞳孔微缩。皇帝知道龙袍的存在?那为何还纵容荣威王至今?

宰相在一旁躬身道:"陛下圣明,此事老臣已查证多时。荣威王府中的龙袍确有其物,但蹊跷的是,那龙袍的规制..."

"是前朝样式。"皇帝接话道,目光落在我身上,"苏小姐可明白这意味着什么?"

我脑中飞速运转。前朝覆灭已近百年,如今谁还会保留前朝龙袍?除非...

"有人想复辟前朝?"我脱口而出。

皇帝微微颔首:"聪明。比你父亲强多了。"他站起身,踱到窗前,"朝定远不过是枚棋子,真正的幕后黑手,是前朝余孽。"

离开皇宫时,天色已晚。宰相亲自送我出宫,在马车内压低声音道:"苏小姐,陛下有意让你协助调查此事。"

"我?"我难以置信,"为何是我?"

"因为你母亲。"宰相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,"你母亲...她当年曾向陛下示警,说有人要复辟前朝。可惜她未来得及提供证据,就..."

我心头剧震。母亲真的试图改变历史?她警告过皇帝?

"陛下这些年一直在暗中调查。"宰相继续道,"荣威王府只是冰山一角。真正的组织叫'青龙会',成员遍布朝野。"

马车在夜色中行进,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格外清晰。我忽然想起母亲日记中的一句话:"...这个世界的历史正在被改写..."

"大人,"我犹豫片刻,"您相信有人能预知未来吗?"

宰相深深看了我一眼:"你母亲说过类似的话。她说自己来自千年之后,知道这个王朝本应在二十年前就灭亡。"

我呼吸一滞。母亲连这个都告诉了皇帝?

"陛下起初不信,直到她预言了三件大事,件件应验。"宰相叹息,"可惜后来..."

他没有说完,但我们都明白——后来母亲"死于"那场大火。

我深吸一口气:"多谢大人。我先走了。"

我回到荣威王府。

或许有陛下的授意,门口的近卫军们没有为难我,我很轻松的就进来了。

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,我独自走向佛堂。

雨后的阳光透过窗棂,在佛像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我跪在佛前,取出母亲的记录自己穿越的日记,慢慢点燃。

"母亲,我不知道您是否真的来自未来,也不知道历史是否能够被改变。"我低声说,"但我知道,事在人为,你等着看吧,你没有做到的,我会帮你做到。"

佛堂外,青黛轻声呼唤:"小姐,该走了。"

我站起身,最后看了一眼烧成灰烬的日记,然后转身走向门外。我知道,我十年的谋划的复仇,从此刻才刚刚开始。


更新时间:2025-04-16 01:39:46